羊是纯草动物,羊肉比牛肉嫩,易消化,蛋白质高,脂肪低,磷脂多,脂肪含量少于猪肉和牛肉,是冬季餐桌的美味,可获得滋补和寒冷的双重效果。
羊肉可分为山羊肉、羊肉和野羊肉。它不仅能御风御寒,还能补身。对一般感冒咳嗽、慢性气管炎、虚寒哮喘、肾虚阳痿、腹痛、身体虚弱怕冷、腰膝酸软、面黄肌瘦、气血两虚、病后或产后身体虚弱等所有虚弱症状均有治疗和补益作用,最适合冬季食用,故称冬季补品。
羊肉中所含的钙、铁等矿质营养物质高于猪、牛肉,胆固醇低。羊肉既入食谱又入药典。中医认为羊肉味甘性温,具有益气补虚、温中暖下等功能。

吃羊肉要注意这五点。
搭配凉性食物不生气。
羊肉有很好的温补作用,主要是因为热量高,营养成分多样。
但羊肉干燥,经常吃羊肉锅,羊肉火锅容易生气。那怎样吃才能最养人呢?原则是搭配凉性食物,使凉热相互抵消,减少上火的可能性。
可与性凉或甘平蔬菜一起食用,可起到清凉、解毒、去火的作用,如冬瓜、丝瓜、油菜、菠菜、白菜、金针菇、蘑菇、莲藕、竹笋、菜心等。
吃完羊肉后,可以吃银耳、百合、梨等养阴、生津、润燥的食物,或者喝菊花、金银花等泻火凉茶。
豆腐萝卜是黄金搭档。
豆腐和萝卜是众多配菜中最能消热泻火的。因为这两种食物不仅富含微量元素,而且豆腐中所含的石膏成分能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。
萝卜可以发挥其凉性,起到消积、化痰、化热的作用。

多放姜、莲子,少加辣椒胡椒。
做羊肉的时候,调料的添加也很讲究。最好放一些不去皮的生姜,因为生姜皮凉,有散火除热、止痛祛风的作用。和羊肉一起吃也能去除异味。
还可以放一些莲子等凉性调料,有清心泻火的作用。但少用辣椒、胡椒、丁香、茴香等热调味品,以免加热。
不要和醋一起吃,不要马上喝茶。
很多人喜欢蘸醋吃羊肉,这是非常不合适的。因为醋含有蛋白质、糖、维生素、醋酸和各种有机酸,性温,应该与冷食物搭配,而热羊肉热加热。
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人们吃羊肉后立即喝茶,认为能平衡体内热量,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。因为立即喝茶会产生一种叫做单宁酸蛋白的物质,很容易引起便秘。
热体质的人多吃会长痘痘。
羊肉温补,多数人常吃,尤其是虚劳怕冷,中气不足的人更适合,而热体质的人则不宜多吃。由于羊肉属于热食,本身就是热体质的人,一旦吃多了,就会出现上火、长痘、溃疡等症状。
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热性体质?夏天喜欢喝冷水,晚上睡觉一般不怕冷,稍微动几下容易出汗,大多是热体质。
根据体质吃羊肉。

羊肉健脾粥
取250克新鲜羊肉(洗净切碎),200克大米,30克薏苡仁。慢火煮2小时成粥后,加入适量盐、姜、胡椒、花生油调味,分早、午、晚三次食用。
适用于脾胃虚寒(见食少腹胀、疲劳无力、大便稀疏、呕吐呃逆、舌苔淡白、脉浮数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结肠炎等。
羊肉壮阳煲
取300克新鲜羊肉(洗净切片),熟地黄25克,红枣10克,海马25克,生姜10克,核桃50克。将上述材料放入砂锅中,加入适量水,用小火慢煮3~4小时,然后加入适量盐调味,分2~3次食用。
适用于肾阳虚(腰膝酸软、下肢怕冷、夜尿频、舌淡胖苔白、脉弱阴冷、阳痿、不孕、早泄、水肿等。
羊肉玉屏汤
取500克新鲜羊肉(洗净切片),加入北芪30克,党参30克,防风15克,加水慢慢煮至羊肉烂熟,然后加入姜、葱、黄酒、胡椒粉和盐。
每天吃肉喝汤一次,分三次。适用于肺卫不固(症见面色苍白、自汗畏风、舌淡苔白、脉虚无力、易感冒、咳喘等。
羊肉防寒粥
取300克新鲜羊肉(洗净切碎)、150克大米、50克生姜、10克胡椒粉。用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,然后用慢火煮3个小时;早晚吃一次,每次300毫克。
适用于气血不足、四肢寒冷、头晕、面色苍白或萎黄、心悸失眠、舌淡、脉弱、手足冰冷、易冻疮等。